被隐翅虫咬后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局部症状
- 红斑与水肿: 隐翅虫的毒液进入皮肤后,会导致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这些红斑可能呈条状、片状或点状,形状不规则。随着时间推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可能出现渗液,形成水疱。
- 瘙痒与灼热感: 毒液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明显的瘙痒感和灼热感。
- 疼痛: 毒液中的神经毒素和酸性物质还可能引起皮肤疼痛,并伴有红肿现象。
- 糜烂与溃疡: 如果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如过度抓挠),叮咬部位可能会发生糜烂,甚至形成溃疡。
全身症状
- 发热: 部分体质较弱的人群在被隐翅虫叮咬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浑身乏力等。
- 头晕与呕吐: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毒液进入体内较多或个体反应强烈,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等较为严重的全身症状。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其他症状
- 淋巴结肿大: 隐翅虫咬伤初期可以引起皮肤的过敏性皮肤炎症,诱发周围淋巴结肿大,如咬伤在手臂,可以引起脖子、腋窝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不少于3分钟,缓解局部疼痛和瘙痒的症状。如果家里有碘伏,还可以用碘伏棉球蘸取碘伏轻轻擦拭患处。然后马上就医,遵医嘱使用一些药物。如果针对被隐翅虫咬了初期症状还有别的问题,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