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过低症(又称餐后迟发型倾倒综合征或反应性低血糖症)是一种以餐后2-4小时出现低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异常疾病,具体特征如下:
一、核心定义
- 空腹血糖正常,但进餐后因血糖波动引发低血糖现象,表现为血糖值低于2.8mmol/L。
-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
二、病因机制
- 胃排空过快:胃部手术后,食物快速进入肠道,导致葡萄糖吸收速度异常,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
- 胰岛素分泌异常:如胰岛素分泌延迟或过量(常见于2型糖尿病早期)。
- 药物因素: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过量)。
三、典型症状
- 轻度症状: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手抖、饥饿感、乏力。
- 重度症状:情绪激动、意识模糊、昏迷,甚至癫痫样发作(血糖<1.4mmol/L时)。
四、诊断方法
- 血糖监测:发作时检测血糖值<2.8mmol/L。
- 激素检测:发作前血浆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高于正常3-4倍)。
五、治疗与预防
- 紧急处理:症状发作时立即补充糖水、糖果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 饮食调整:
- 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 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以延缓胃排空。
- 药物管理: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针对药物性低血糖)。
- 日常预防:规律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后空腹、随身携带应急食物。
六、疾病预后
- 多数患者通过饮食和药物调整可有效控制症状,但需警惕低血糖发作时跌倒、昏迷等意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