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性咽炎的病因主要与病原体感染、环境及个体因素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直接致病因素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这是核心病因,以β-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该菌通过释放溶血素O及S、红斑毒素等代谢产物破坏咽部防御功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二、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
与感染者或带菌者密切接触时,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接触传播
共用污染物品(如餐具、毛巾)或接触感染者口鼻分泌物可能间接传播。
三、易感条件
- 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慢性疾病(如糖尿病、HIV感染)或长期应激状态(如酗酒)会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 局部防御受损
-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炎症导致扁桃体组织破坏,成为链球菌定植的温床。
- 口腔卫生不良: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增加细菌滋生机会。
四、环境与行为因素
- 人群密集场所
学校、部队等拥挤环境易造成病原体扩散。 - 季节与气候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刺激咽部黏膜并降低局部抵抗力。 -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或过度用嗓会持续损伤咽部黏膜,破坏其屏障功能。
五、其他高危因素
- 年龄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因扁桃体发育活跃,且群体聚集活动多,感染率较高。 - 母婴传播
分娩过程中,携带链球菌的孕妇可能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
链球菌性咽炎的发生是病原体侵袭、传播途径暴露及宿主易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需注重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并避免高危环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