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是指老年人排便次数减少(通常每周少于3次),同时伴有排便费力、粪便干硬等症状的常见健康问题。根据医学定义,若每周排便少于2次且伴随排便困难、粪便硬结等表现,可能属于慢性便秘范畴。
主要原因包括:
- 生理机能衰退:肠道蠕动减弱、直肠肌萎缩导致排便无力;
- 生活习惯因素: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饮水量少、久坐缺乏运动;
- 疾病与药物影响:糖尿病、帕金森病等慢性病,以及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副作用;
-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情绪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影响肠道功能。
典型症状包括:
- 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甚至长达2-4周才排便1次;
- 排便费时(超过30分钟)或需手法辅助;
- 粪便干硬如羊粪状,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
潜在风险较高,包括:
- 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
- 肠道并发症(如肠梗阻、结肠癌风险增加);
- 肛周疾病(痔疮、肛裂)及尿潴留等。
建议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规律运动、建立排便习惯等方式改善,严重时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