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km/h限速,严控改装
2025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主要标准内容如下:
一、核心性能指标
-
最高设计车速限制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超过该速度时电动机应停止提供动力输出。
-
质量与材料要求
-
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63公斤(含铅酸蓄电池);
-
使用塑料材质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并强化防火阻燃性能,不同非金属材料需满足对应指标。
-
-
防篡改与安全性
-
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需具备防篡改功能,禁止通过剪线、改装等方式调整;
-
要求安装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
-
二、安全性能强化
-
制动与操控要求
-
缩短最大制动距离,提升碰撞安全性;
-
车辆需配备后视镜(非强制但鼓励安装)。
-
-
电池管理规范
-
电池组需具备充电和放电互认功能,禁止预留扩展接口;
-
限速器需与控制器联动,防止超速行驶。
-
三、功能与标识要求
-
智能化配置
-
部分车型需配备北斗定位、通信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
企业需在产品铭牌和合格证上标注建议使用年限。
-
-
外观与标识
-
车身需标注永久性耐高温识别代码;
-
非标车型的3C认证将失效,需更换合格证。
-
四、过渡期安排
-
销售过渡期 :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
淘汰政策 :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新销售车辆必须符合新标准。
五、其他调整
-
轻量化设计 :允许通过优化材料降低整车质量,但需满足安全性能要求;
-
非强制项放宽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但鼓励安装以提升安全性。
以上标准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规范,降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风险,提升道路通行安全,并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