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症状表现:
- 早期症状:头晕、怕冷、出汗少、心悸、尿少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休克。部分患者表现为疲倦乏力、头痛,甚至突发晕厥。
- 晚期症状:长期低血压可导致脏器功能衰退,出现昏厥、跌倒、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伴随嗜睡、记忆力下降、痴呆等神经症状。
典型特征:
- 体位性低血压:突然站立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甚至跌倒。
- 餐后低血压:进食后2小时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常见于早餐后。
- 季节性低血压:夏季因血管扩张更易发生。
病因与风险:
- 药物因素: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导致血压过低。
- 疾病因素: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
- 生理因素:血容量不足、营养不良或体质虚弱。
危害:
低血压可引发脑供血不足导致脑梗死,或心肌缺血加重心绞痛,严重时危及生命。老年人因神经反射迟钝,晕厥后易发生跌倒外伤。
建议老年人定期监测血压,避免久蹲久坐后突然站立,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