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通常为中心动脉压大于140mmHg)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的形成,引起的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因
高血压脑病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原发性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病率占1%左右,尤其是高血压病史较长且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
-
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也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
药物或食物诱发: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
动脉压升高:血压显著升高,通常舒张压超过120mmHg。
-
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患者会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等症状。
-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神情萎靡、木僵、嗜睡及至昏迷等。
-
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发作,严重者可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
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
其他脑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瘫、偏盲、黑蒙、暂时性失明等。
治疗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降压治疗:以静脉给药为主,初始1小时内将血压降低20%左右,但应避免血压下降过快。
-
减轻脑水肿:使用利尿剂、脱水药(如甘露醇)等药物减轻脑水肿。
-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镇静、抗癫痫等。
预防
预防高血压脑病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压,定期监测,避免血压急剧升高。具体措施包括:
-
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
-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饮酒、熬夜、外伤、感染、寒冷等可能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诱因。
-
谨慎用药:避免同时使用可能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药物。
-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
-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脑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