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与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病毒变异频繁,易引发大规模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儿童因免疫力较弱,更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感染。
2. 典型症状
- 起病急骤:常突然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
- 全身症状: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 呼吸道症状: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多见于婴幼儿。
- 并发症风险:5岁以下儿童易并发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或休克。
3. 治疗与护理
- 抗病毒药物:确诊后尽早使用奥司他韦(发病48小时内效果最佳),疗程3~5天。
- 对症治疗:高热时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咳嗽剧烈者使用止咳药物,注意补液及营养支持。
- 日常护理:保持室内通风,多饮水,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4. 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最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及高危人群接种。
- 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流感患者;流感高发期减少聚集活动。
-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提示: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