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调整体位
让患者取端坐位或斜坡卧位,双腿自然下垂,通过重力作用减少下肢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肺淤血。
2. 高流量吸氧与机械通气
- 高流量吸氧(6-8 L/min)可快速缓解缺氧,若氧合未改善,需立即启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强行扩张肺泡改善气体交换。
- 湿化吸氧时使用20%-30%乙醇,可减少呼吸道泡沫,改善通气。
3. 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 利尿剂(如呋塞米40-80 mg静注):快速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
-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扩张动静脉,降低肺循环压力。
- 强心剂(如西地兰0.4 mg静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泵血功能。
- 吗啡(2-4 mg静注):缓解焦虑、降低呼吸频率,减轻心脏负担。
- 糖皮质激素(如甲强龙40-80 mg静推):减轻肺水肿炎症反应。
4. 病因治疗
- 心源性肺水肿需控制心力衰竭,如调整抗心衰药物。
- 输血/输液过快者立即停止液体输入。
- 低蛋白血症者补充白蛋白。
5. 密切监测
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及电解质,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肺水肿可能由心衰、输液过快、高原反应等多种原因引发,上述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