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IVR)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心电图表象及临床背景,具体如下:
一、心电图核心诊断标准
-
QRS波群异常
- 形态宽大畸形,时限≥0.12秒,其前无相关P波。
- 连续出现3个或以上的室性起源QRS波。
-
心室率范围
- 频率介于60-110次/分钟,通常接近窦性心律(60-80次/分钟居多),且与窦性心率相差≤5次/分钟。
-
节律特征
- 发作起始与终止呈渐进性(非突发突止)。
- 常伴随窦-室竞争现象:窦性心律与室性心律交替出现,表现为房室脱节、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
二、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背景
-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梗死)24小时内、心脏术后、洋地黄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情况。
-
症状与体征
-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心悸、胸闷或原发病相关表现(如胸痛、呼吸困难)。
- 体格检查可见心率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偶闻收缩期奔马律。
三、鉴别诊断要点
-
与室性心动过速(VT)区分
- VT心室率通常>100次/分钟,而AIVR频率较慢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 AIVR较少进展为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
-
与其他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
- 需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后者常有P波与QRS波关联性。
四、检查方法
- 动态心电图监测:捕捉短暂或间歇性发作。
- 心脏超声/血液检测: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原发病(如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梗死)。
注:诊断需综合心电图特征、临床背景及排除其他心律失常,部分患者需持续监测以明确病情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