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诊断标准
-
典型症状
运动后出现咳嗽、胸闷、喘息或呼吸困难,通常在运动停止后5-15分钟达高峰,并在30-90分钟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其他不典型症状(如头痛、腹痛、疲劳等)。 -
肺功能检查
- 运动激发试验(金标准):通过跑步机或户外快跑等运动,使患者达到亚极量心率(如(220-年龄)×80%),运动前后监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₁)或最大呼气流量(PEF)。若FEV₁或PEF下降≥15%,则为阳性。
- 替代试验:如二氧化碳自主过度通气(EVH)试验,FEV₁下降≥10%即可阳性。
2. 辅助诊断步骤
-
详细病史采集
需询问患者是否有哮喘病史、过敏史,以及运动后症状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环境条件(如寒冷、干燥环境)等。 -
体格检查
运动后听诊肺部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可能伴心率增快、发绀等体征。 -
排除其他疾病
需鉴别心源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声带功能障碍等。
3. 注意事项
-
试验前准备
- 停用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至少24小时,其他抗哮喘药物需遵医嘱停用。
- 避免饱餐、剧烈运动(试验前4小时)及呼吸道感染期间进行。
-
特殊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需谨慎评估,试验需在专业医疗监护下进行。
总结
运动诱发哮喘的诊断需满足典型症状+肺功能异常,其中运动激发试验是确诊的关键。若怀疑该病,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