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
- 伤口疼痛、红肿:老鼠牙齿尖锐,咬伤后易导致皮肤破损、出血,并伴随明显疼痛和肿胀。
- 化脓感染:若未及时处理,伤口可能因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持续红肿。
二、全身症状
- 发热:老鼠唾液携带的细菌或病毒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
- 淋巴结肿大:感染可能扩散至淋巴系统,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
- 其他严重疾病风险: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及皮肤黏膜出血。
- 鼠疫:可能出现高热、寒战、脉搏加快,严重时危及生命。
- 破伤风:小而深的伤口可能引发破伤风感染,需结合既往免疫史评估风险。
三、紧急处理建议
- 立即冲洗消毒: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 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出血热疫苗,并接受抗感染治疗。
- 观察症状:密切关注发热、头痛、面部发红等异常,24小时内就医排查传染病。
注意:啮齿动物非狂犬病主要宿主,通常无需接种狂犬疫苗。但需警惕其他疾病,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