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氯化钠补充
静脉滴注或口服氯化钠溶液可纠正高钾血症和低钠血症,改善临床症状。部分患儿需配合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
钾离子交换树脂
如聚苯乙烯磺酸钠,通过肠道排出多余钾离子,降低血钾浓度。 -
噻嗪类利尿剂
如氢氯噻嗪,适用于Ⅱ型患儿,可减少尿钠排泄并维持电解质平衡。 -
糖皮质激素
如氢化可的松,适用于合并严重低血压或水肿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
盐皮质激素替代
如氟氢可的松,用于补充体内醛固酮不足,改善低钠血症。
二、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
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肾素、醛固酮水平)明确分型,针对性用药。 -
监测与调整
定期监测血压、血钠、血钾及体重变化,避免电解质紊乱加重。 -
病因治疗
若由尿路感染或梗阻引起,需同步抗感染或手术解除梗阻。
三、饮食建议
- 低钠饮食:避免高盐食物,选择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需医生评估)。
- 补钾谨慎:高钾血症患者需限制含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钾药物。
提示:假性醛固酮减少症需综合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分型、年龄及并发症。建议尽早就诊内分泌科,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