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治疗药物
-
溶栓药物(适用于大面积肺栓塞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儿)
- 阿替普酶(rt-PA):首选溶栓药,能快速溶解血栓,但出血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后使用。
- 尿激酶:作用较温和,出血风险较低,适用于部分患儿。
- 溶栓时间窗:发病后2周内效果最佳,越早治疗恢复越好。
-
抗凝药物(溶栓后或不适合溶栓的患儿)
-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皮下注射,起效快,常用于急性期过渡。
- 华法林:口服抗凝药,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调整剂量。
- 利伐沙班:新型口服抗凝药,适合儿童长期使用,无需频繁注射。
二、辅助治疗与注意事项
-
对症支持
- 吸氧缓解低氧血症,止痛药减轻胸痛,镇静剂安抚烦躁患儿。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防止并发症。
-
药物禁忌与风险
- 溶栓药可能引发出血(如颅内出血),需严格评估凝血功能。
- 抗凝治疗期间避免外伤,定期复查凝血指标。
-
特殊情况处理
- 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大块血栓,需考虑手术(如血栓切除术)。
- 合并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三、治疗原则总结
- 个体化方案:需根据年龄、体重、病因(如先天性心脏病、感染)调整用药。
- 多学科协作:常需儿科、心血管科、介入科联合制定方案。
- 预防复发:抗凝治疗需持续3-6个月,部分高危患儿需长期用药。
提示:肺栓塞属于急重症,家长切勿自行用药,需立即送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