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多毛症的治疗需以病因治疗为主,结合对症处理及个体化方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病因治疗(核心措施)
- 停用或调整致病药物
明确致病药物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用或更换同效替代药物,多数患者在停药6-12个月后毛发可逐渐恢复。 - 治疗原发疾病
若由肿瘤(如卵巢/肾上腺肿瘤)或内分泌疾病引发,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调整激素治疗方案。
二、对症药物治疗
- 抗雄激素药物
- 螺内酯:每日60-180mg分次口服,抑制雄激素与受体结合。
- 环丙孕酮:每日10-100mg分次口服,常与炔雌醇联用,需警惕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 局部脱毛剂
含硫化钡的脱毛膏可短期去除体表毛发,但需避免皮肤敏感者使用。
三、物理脱毛治疗
- 激光脱毛
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毛囊,推荐红宝石激光、YAG激光或冰点脱毛,需3-6次治疗达到永久脱毛效果。 - 电解脱毛
适用于小面积顽固毛发,但可能遗留瘢痕或诱发毛囊炎。
四、生活管理
- 临时性处理:四肢多毛可剃除,但可能刺激毛发生长。
- 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高脂及动物内脏摄入,降低高雄激素风险。
- 压力管理: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内分泌紊乱加重症状。
治疗优先级建议
优先停用致病药物,若停药后改善不明显,可联合抗雄激素药物与激光脱毛。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