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需结合危险分层和个体化方案,综合运用以下策略:
一、紧急处理与监护
- 立即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镇静止痛:吗啡或哌替啶可缓解焦虑及胸痛症状,同时需监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二、药物治疗方案
(1)抗血栓治疗
- 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首剂162-325mg)+氯吡格雷(负荷量300-600mg)或替格瑞洛(负荷量180mg)
-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或普通肝素,高危患者至少持续48小时
(2)抗缺血治疗
- 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5分钟1次,最多3次),持续胸痛者静脉滴注
-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或艾司洛尔静脉给药,目标心率50-60次/分(无禁忌症者)
- 钙通道阻滞剂:用于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
(3)其他关键药物
- 他汀类药物:高强度他汀(如阿托伐他汀40-80mg/日)快速降脂稳定斑块
- ACEI/ARB:发病24小时内启动,用于左室射血分数<40%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
三、血运重建策略
- 极高危患者(GRACE评分>140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2小时内行急诊PCI,优先选择药物洗脱支架
- 中高危患者:
- 72小时内完成冠脉造影,根据病变选择PCI或CABG
- 多支血管病变:SYNTAX评分>22分者建议CABG术
四、并发症防治
- 心律失常:胺碘酮处理室性心律失常,阿托品治疗严重心动过缓
- 心源性休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灌注
- 机械并发症: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需紧急外科修复
五、长期管理
- 二级预防:持续双抗治疗12个月后转为单药,控制血压<130/80mmHg,LDL-C<1.4mmol/L
-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地中海饮食、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心脏康复计划:发病1周后启动运动训练,结合心理干预
注:治疗决策需参考GRACE、TIMI等风险评分,高危患者优先选择早期介入策略。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出血高风险者需调整抗凝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