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腹泻,且常规抑酸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效果不佳。若溃疡术后复发或伴随腹痛、反酸等症状,需高度怀疑胃泌素瘤。 -
实验室检查
- 胃泌素水平测定: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显著升高(通常>1000 pg/ml,正常值100~200 pg/ml)是重要诊断依据。部分文献提到>200 pg/ml即可初步提示。
- 胃酸分析:基础胃酸分泌量(BAO)>15 mmol/h(无胃手术史者)或>5 mmol/h(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或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0.6支持诊断。
-
影像学检查
- 定位诊断:通过超声内镜(EUS)、CT、MRI或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等技术确定肿瘤位置。EUS对胰腺及十二指肠病变检出率较高,是首选方法。
- 转移筛查:核素扫描(如68Ga标记的PET-CT)用于评估转移病灶。
-
病理检查
发现肿瘤后需取活检进行病理学确认,明确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
激发试验
若基础胃泌素水平未达诊断标准,可通过促胰液素刺激试验观察胃泌素是否显著升高(≥120 pg/ml)。
总结:诊断需满足高胃泌素血症、难治性溃疡或腹泻等临床特征,并通过影像学定位及病理验证。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建议疑似患者尽早就诊消化内科或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