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内出血是指脊髓组织实质内出血导致的病变,这种疾病相对罕见,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外伤性脊髓内出血
- 直接外伤:当背部受到重伤或跌伤,臀部外伤等情况下,可以直接损伤脊髓血管,导致出血。
- 间接外伤:如猛力举重、剧烈咳嗽等,这些动作可能间接损伤脊髓血管,引起出血。
自发性脊髓内出血
- 血液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出血风险。
- 中毒:如急性CO中毒等,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出血。
- 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畸形也是导致自发性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类血管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出血。
发病机制
外伤性出血常波及数个节段,多先累及一侧脊髓,继而累及另一侧,出血量较大时,可穿破脊髓而进入蛛网膜下隙,少量出血也可见,出血多位于接近中央管灰质区域。
自发性出血多见于脊髓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肿瘤和抗凝治疗后。
临床表现
多为骤然发病,刚起病时伴有剧烈的背痛,数分钟至数小时后疼痛停止,代之以截瘫或四肢瘫痪,感觉丧失,呈“脊髓休克”状态。此时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引不出病理反射。度过脊髓休克期后,可渐渐出现痉挛性瘫痪的表现。受损脊髓节段以下可有深浅感觉缺失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几乎皆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脊髓出血多发生在胸段,颈段脊髓内出血常伴有发热或呼吸困难。
检查与诊断
脊髓血管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常依据动脉硬化、外伤、血压波动等,配合脊髓影像学和脑脊液检查确诊。
治疗与预后
治疗包括急性期应立即卧床,适当使用止血药物,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有减轻水肿作用,病因治疗如脊髓血管畸形可行血管结扎、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促代谢药如三磷腺苷、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皆可使用。截瘫患者应加强护理,防止合并症如压疮和尿路感染等。急性期过后或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肢体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
鉴于脊髓血管畸形自然预后差,因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对于自发性脊髓出血应想到脊髓血管畸形的存在,若MRI提示血管畸形应进一步行全脊髓血管造影,发现畸形血管并予相应的外科处理,如进行栓塞或手术治疗,期望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