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的名称源于元朝泰定帝为庆贺南疆地区绥服安宁而赐名,具体历史背景如下:
-
名称由来
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为平定南疆叛乱(黄胜许反元事件),泰定帝下诏将邕州路总管府更名为“南宁路”,寓意“渴望南疆安宁”。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正式名称。
-
历史沿革
-
东晋时期 :晋元帝大兴元年(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设置南宁为郡治所,南宁首次成为县级行政单位。
-
唐朝时期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设立邕州,南宁成为州治所,简称“邕”。
-
元朝时期 :至元十六年(1279年),邕州改为邕州路,1324年泰定帝改名为南宁路,标志着南宁名称的最终确立。
-
-
名称寓意
“南宁”二字的寓意与元朝对南疆地区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泰定帝通过改名“南宁”,不仅表达了对南疆平定的喜悦,也寄托了维护边疆稳定的政治意图。
南宁的名称是元朝中央政府为强化边疆管理、表达政治意愿而命名的,其内涵与历史背景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