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科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症状或无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包括:
- 禁食:减少胃肠道刺激,促进黏膜修复。
- 补液与输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贫血,维持循环稳定。
- 药物抑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降低胃酸分泌,保护黏膜。
- 止血药物:如氨甲苯酸、凝血酶等,辅助控制出血。
二、内镜治疗(主要方法)
- 药物喷洒/注射:对少量渗血,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或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硬化剂止血。
- 钛夹止血:适用于活动性出血,通过机械压迫直接封闭出血点,效果显著。
- 其他技术:如微波、电凝、热探头等热凝固止血。
三、手术治疗
仅用于以下情况:
- 内镜治疗失败或出血量大。
- 合并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包括黏膜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等。
四、动脉栓塞治疗
对保守和内镜治疗无效者,可栓塞胃左动脉或其食管支,阻断出血血管。
五、生活方式调整与预防
- 避免诱因:如过量饮酒、暴饮暴食、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
- 饮食管理:治疗期间清淡饮食,恢复后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总结
治疗需结合病情选择,轻症以内科保守为主,活动性出血首选内镜干预,重症或并发症需手术。及时就诊并遵循医嘱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