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胆道蛔虫症的危害程度与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以下严重后果:
一、急性危害
-
剧烈腹痛与消化系统症状
蛔虫钻入胆道会引起阵发性剧烈绞痛,常伴恶心、呕吐,严重时疼痛可持续加重。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泻、血便或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表现。 -
胆道感染及并发症
- 约80%的病例合并细菌感染,易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表现为寒战、高热、黄疸。
- 感染扩散可引发肝脓肿、膈下脓肿,甚至导致脓胸或胆汁性腹膜炎。
-
多器官受累风险
- 胰管受阻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出现左上腹压痛、淀粉酶升高。
- 蛔虫钻入肝脏可引发肝炎或肝脓肿,表现为肝大、高热及肝功能异常。
二、长期后遗症
-
胆道结构损伤
反复发作或蛔虫残留易形成胆道结石,其虫卵或残体可成为结石核心。 -
慢性肝功能损害
持续感染或胆道梗阻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进展为肝硬化。
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 胆道穿孔引发胆汁性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死亡率显著升高。
- 合并肠梗阻时,虫体团块可能导致肠坏死,需紧急手术。
结论:小儿胆道蛔虫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多系统损害甚至致命风险。但早期通过解痉止痛、驱虫及抗感染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一旦出现突发性上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