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在1943年-1945年的期间会成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原因是当年1938年的时候,为了抗日广州当地爆发了广州战役,随后日本便突破广州的边防,侵占了广州,当年的广东省政府就为了保障基地的安全,临时将省政府迁移到了地势狭隘的韶关。
韶关成为省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地理位置优势:韶关位于三省交汇处,地理位置优势颇大,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
-
历史背景:韶关拥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是岭南名郡,是马坝人的故乡,丹霞世界遗产地,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广府文化的发祥地。
-
经济发展潜力:韶关的经济发展还不错,但是相对于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来说,差距还是比较大。韶关急需要大量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省会到了韶关,可以让韶关获得这些资源。
-
基础设施建设:韶关成为省会,将极大改善韶关城市建设的缓慢局面,城市面貌将会翻天覆地,包括各县也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改善粤北地区经济落后的问题。
-
交通中心地位:韶关成为省会,将会成为广东新的交通中心。铁路上可以修建韶关-柳州高铁,韶关-赣州高铁,韶关-汕头高铁等项目,形成米字型高铁网。
-
人才汇聚:韶关成为省会,将会吸引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汇聚韶关,建设发展韶关。
韶关之所以成为广东省的省会,既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是因为其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韶关作为广东的北大门,其发展战略也符合广东省全面富裕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