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清除污物和细菌。若伤口出血,可轻轻挤压周围排出污血,但避免过度挤压。 -
消毒处理
用碘伏或医用酒精对伤口消毒,从中心向外周擦拭,避免感染。注意不要包扎伤口,保持透气。 -
评估伤口并就医
- 若伤口较深、创面大或存在感染风险(如野生老鼠咬伤),需尽快就医评估,可能需缝合或注射破伤风疫苗。
- 老鼠可能携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建议观察2周内是否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若有需及时就医。
- 疫苗注射建议
- 狂犬疫苗:我国大部分地区啮齿动物非狂犬病主要宿主,但若伤口严重或医生评估有必要,可接种。
- 出血热疫苗:因潜伏期与疫苗生效时间接近,咬伤后接种意义不大,但高发地区需提前预防。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涂抹药物或包扎过紧。
-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
- 若后期出现异常症状(如持续发热、出血等),需立即就医。
建议根据伤口实际情况和医生指导综合处理,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