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转诊报销比例与未转诊的报销比例不同,具体差异如下:
一、转诊报销比例
-
职工医保/个体灵活就业人员
-
通过转诊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比参保地同类医疗机构高5个百分点;
-
例如: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80%,转诊后报销比例可达85%。
-
-
城乡居民医保
-
通过转诊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比参保地同类医疗机构低5个百分点;
-
例如: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80%,转诊后报销比例降至75%。
-
二、未转诊报销比例
-
职工医保/个体灵活就业人员
-
未办理转诊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比参保地同类医疗机构低15个百分点;
-
例如: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80%,未转诊后报销比例仅65%。
-
-
城乡居民医保
-
未办理转诊备案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比参保地同类医疗机构低20个百分点;
-
例如:若参保地报销比例为80%,未转诊后报销比例仅60%。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报销标准差异 :异地转诊按参保地标准报销,但部分城市(如青岛市)对特殊原因未备案的异地就医,支付比例可能再降低10个百分点;
-
报销流程 :需通过当地医保局或具备转诊资格的医疗机构办理备案手续,未备案需先自费垫付。
异地转诊通过备案可提高报销比例,未备案则报销比例大幅降低,建议根据病情及时办理转诊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