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局部症状
若咬伤处出现红肿、瘙痒、疼痛等明显过敏反应,或伴随水疱、瘀斑,需警惕中毒可能。如蜈蚣、蝎子等毒虫叮咬后,局部可能迅速红肿甚至坏死。 -
检查全身反应
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或意识模糊、抽搐,提示可能发生严重中毒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 -
回忆叮咬环境与虫体特征
结合溯溪环境(如潮湿石缝、溪边植被),判断是否接触隐翅虫、红火蚁等常见毒虫。若发现虫体残留(如毒刺、体液),可辅助判断虫类。 -
处理建议
- 立即冲洗: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毒素扩散。
- 冷敷止痛:冰块冷敷可减轻肿胀和疼痛。
- 避免抓挠:防止感染,切勿挤压伤口排毒。
- 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反应,需尽快送医,并告知医生叮咬环境及症状。
提示: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长裤、喷洒驱虫剂,避免直接接触不明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