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氯酚钠中毒的处理需遵循以下综合措施:
一、现场急救
- 脱离污染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处,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并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 - 眼部处理
若毒物接触眼睛,用1%~2%硼酸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二、清除未吸收毒物
- 催吐与洗胃
口服中毒者,在意识清醒时立即催吐(如刺激咽喉部),随后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洗胃,减少消化道吸收。 - 导泻与吸附
洗胃后注入活性炭悬液(吸附残留毒物)或牛奶/蛋清保护胃黏膜,并用硫酸镁导泻加速肠道排毒。
三、对症支持治疗
- 补液与纠正电解质
静脉输注葡萄糖生理盐水,必要时加入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 降温与抗抽搐
物理降温(冰袋、冷敷)或药物降温;抽搐时使用地西泮等抗惊厥药,禁用巴比妥类药物。 - 呼吸循环支持
吸氧、心电监护,出现肺水肿时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四、药物治疗
- 解毒与抗氧化
静脉注射维生素C、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毒物代谢,维生素E对抗自由基损伤。 - 保护器官功能
使用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等营养支持药物,预防肝肾及心肌损伤。
五、血液净化
重症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快速清除血液中的五氯酚钠,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毒物浓度极高的情况。
六、禁用药物与注意事项
- 禁用阿托品(抑制出汗影响散热)和巴比妥类(增加毒性)。
- 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及电解质,及时处理并发症。
- 所有患者应尽快转入正规医院,中毒后24小时内救治效果最佳。
注:以上处理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严格遵循医疗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