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菌肺炎是由巴斯德菌属中的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又称多杀巴斯德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以下是巴斯德菌肺炎的形成过程:
病因
-
细菌来源:
- 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是猫和狗口腔中的正常菌丛,也是许多动物和鸟类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因。
- 该菌是狗和猫咬伤所致人蜂窝织炎的常见原因。
-
宿主易感性:
- 人类感染巴斯德菌肺炎大多发生于具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个体,如支气管扩张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 普遍认为此菌是由动物传给人,但具体传播方式尚不清楚。
发病机制
-
细菌入侵:
- 细菌经口鼻、咽部吸入后,可在肺部繁殖,破坏肺组织。
-
细菌特性:
- 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含有多糖荚膜,干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其难以被免疫系统清除。
- 该菌能产生内毒素,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
疾病进展:
- 细菌在肺部繁殖后,可引起肺组织坏死、肺脓肿形成、肺气肿及败血症。
- 20%的病例可累及胸膜,但因胸膜下的病灶易形成局限性坏死性肺炎,故脓胸较少发生。
- 细菌可直接经支气管播散影响其他肺段。
-
临床表现:
- 患者首先表现为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咳嗽加剧、脓痰增多、呼吸困难加重等。
-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甚至高热,胸膜受累时可出现胸痛等胸膜炎的症状。
并发症
- 并发肺脓肿、肺气肿及败血症。
通过以上机制,巴斯德菌肺炎在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中形成并进展。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