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闭喘咳是中医病名,对应西医的小儿肺炎或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鼻翼煽动等。处理需结合病情轻重及证型,以下为综合处理建议:
一、中医辨证论治
-
风寒闭肺证
- 表现:恶寒无汗、痰白稀、舌苔薄白。
-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麻黄、杏仁、甘草)。
-
风热闭肺证
- 表现:发热重、痰黄稠、咽红、舌红苔黄。
-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石膏、杏仁)。
-
痰热闭肺证
- 表现:痰多黏稠、胸闷喘息、舌红苔黄腻。
-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麻黄、杏仁、石膏、细茶)。
-
毒热闭肺证
- 表现:高热不退、烦躁便秘、舌红干。
-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
二、西医对症处理
-
抗感染治疗
- 细菌感染: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
- 病毒感染: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
缓解症状
- 止咳平喘: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口服氨茶碱。
- 吸氧:重症患者需吸氧维持血氧。
三、辅助疗法
-
外治法
- 拔罐:双侧肩胛骨下部拔罐5-10分钟,每日1次,促进排痰。
- 敷贴:白芥子末调敷天突、肺俞等穴位,每次15分钟。
-
食疗调理
- 润肺化痰:生梨加川贝母蒸服,或蜂蜜水润肠通便。
- 增强体质:板栗烧猪肉、薏苡仁粥等健脾益肺。
四、注意事项
- 环境管理: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过敏原(粉尘、冷空气)。
- 饮食禁忌:忌辛辣、油腻,多饮水,清淡饮食。
- 重症监测:若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阳虚衰)或神志不清(毒热内陷),需立即就医。
五、变证处理
-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用参附龙牡救逆汤(人参、附子)。
- 肝风内动:平肝熄风,用羚角钩藤汤。
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轻症可尝试食疗和外治法,重症需住院规范用药,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