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学基础
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在第一腰椎水平跨过十二指肠横部进入小肠系膜根部。由于两者交角为锐角(平均41°),且十二指肠横部完全固定于后腹壁,前方为肠系膜上动脉,后方为腹主动脉及脊柱,这种解剖结构使十二指肠横部极易受压。 -
直接诱因
在治疗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时,若采用石膏固定、骨盆牵引、脊柱内撑开器固定等方法,可能因躯体长时间仰卧或石膏压迫,加重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压迫,导致机械性阻塞。 -
诱发因素
- 长时间仰卧于制动床,增加腹部压力;
- 脊柱牵引或腹壁肌肉张力下降,削弱肠道支撑力;
- 石膏固定范围过紧或位置不当,直接压迫腹部。
-
病理进展
受压导致十二指肠扩张、肠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急性胃扩张、呕吐、低血钾等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脱水、碱中毒甚至休克。
总结:小儿石膏综合征并非由石膏本身直接引起,而是治疗过程中特定体位或固定方式加剧了解剖结构的压迫所致。早期识别和调整治疗方案(如拆除部分石膏、胃肠减压)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