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
- 洋地黄中毒: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及利尿剂,并补充氯化钾(口服或静脉滴注)。多数患者补钾后心律可恢复正常,若无效可加用普鲁卡因胺。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 高血压性心脏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或利尿剂(呋塞米)控制血压和心脏负荷。
-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优先介入治疗,超过12小时则采用药物(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
二、药物治疗
- 控制心室率: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可减慢心率,改善症状。
- 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可用于转复房性心动过速,但需注意心脏副作用。
- 紧急情况: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考虑电复律快速恢复窦性心律。
三、非药物治疗
-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动过速,通过导管消融异常电信号通路根治病症。
- 起搏器植入: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如Ⅲ度)需植入心脏起搏器,维持正常心律。
四、日常管理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 定期监测:复查心电图、电解质水平,评估疗效及调整用药。
注意事项
- 洋地黄使用需谨慎:即使小剂量也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尤其低钾血症患者。
- 及时就医:若出现胸痛、晕厥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诊。
综上,治疗需个体化,轻度病例可通过药物控制,严重或反复发作者需结合介入或手术干预,同时需积极处理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