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损伤(如骨盆骨折引起的小范围挫伤)或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者:
- 禁食与补液:立即禁食,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 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
- 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腹部症状,避免剧烈活动。
2. 手术治疗
适应症:严重损伤(如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贯通伤、直肠破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
- 术式选择:
- Ⅰ期修补术:适用于损伤较轻、污染不重的直肠裂伤,直接缝合修补。
- Ⅰ期切除吻合术:用于损伤范围较大(如肠壁缺损>1/2周径)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 肠造口术:包括乙状结肠造口或Hartmann手术,适用于污染严重、合并多发伤或需延迟确定性手术者,通过粪便转流促进愈合。
- 直肠外置术:临时将直肠移出腹腔,待病情稳定后再回纳,降低感染风险。
- 骶前引流:用于腹膜外损伤或术后感染控制,减少脓肿形成。
3. 术后处理
- 持续抗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甲硝唑)至少7天。
- 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全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无渣半流质,必要时肠外营养。
- 功能恢复:肛门修补者需定期扩肛,预防狭窄;造口患者需加强护理,3个月后评估还纳条件。
4. 特殊情况处理
- 术中发现直肠损伤:立即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分层缝合(粘膜层+浆肌层),术后放置引流管。
-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如大出血、颅脑伤),再处理直肠损伤。
提示:直肠损伤易引发严重感染,需尽早手术并严格术后管理。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损伤程度和患者状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