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原发病
积极排查感染、腹泻、呕吐、肾功能异常等潜在病因,针对原发病治疗是根本。
2. 补钠治疗
- 轻度低钠(血钠≥125mmol/L):
口服补液盐(ORS)或含盐饮食,按体重调整摄入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 中重度低钠(血钠<125mmol/L)或伴脱水:
需静脉补液:- 急性低钠:首剂用3%氯化钠按12ml/kg缓慢输注(1小时以上),使血钠升至120mmol/L以上;随后改为2/3张至等张含钠液维持。
- 慢性低钠:纠正速度控制在每小时0.5mmol/L,24小时内血钠提升不超过10mmol/L。
3. 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脑水肿(如抽搐、昏迷),需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再继续补钠。
4. 监测与调整
每2-4小时监测血钠、血钾、氯等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避免纠正过快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
注意事项
- 避免长期无盐饮食,1岁以上婴幼儿可少量添加食盐。
- 输液浓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重度脱水需高渗液快速扩容。
提示:低钠血症病因复杂,需由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家长切勿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