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质性(特发性)青春期延迟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无明确病理性原因的性征延迟发育。通常有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可能存在类似情况,可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自然启动延迟有关,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最终可正常发育。
二、内分泌疾病
- 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如肿瘤、损伤、先天性缺陷)导致促性腺激素(FSH、LH)分泌不足,进而影响性腺发育。例如颅咽管瘤、Kallmann综合征(伴嗅觉障碍)等。 - 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
性腺本身病变(如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导致性激素分泌减少,反馈性引起促性腺激素升高。常见于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或手术切除卵巢等情况。
三、全身性疾病与营养因素
慢性疾病(如消化道疾病、肾病、心脏病)、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锌缺乏)或过度肥胖均可干扰生长发育,导致青春期延迟。神经性厌食症或过度运动也可能引发功能性内分泌失调。
四、遗传与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如Turner综合征、克氏综合征)或基因突变可直接导致性腺发育异常或激素合成障碍,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功能不全或性征缺失。
五、其他因素
-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压力、家庭环境不良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青春期启动。
- 药物或放射线暴露:孕期或儿童期接触某些药物、放射线可能损伤性腺或内分泌系统。
总结
青春期延迟需通过详细检查(如激素水平测定、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体质性延迟通常观察随访即可,病理性原因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辅以激素替代疗法以促进发育。若女孩13岁无乳房发育或14岁无月经初潮,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