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三种沙门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早期症状如下:
- 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起病大多缓慢,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 5~7 天内达 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明显,舌尖与舌缘舌质红,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 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症状。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多随体温下降逐渐恢复。
- 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 肝脾肿大:病程第 6 天左右开始,部分患者左季肋下可触及脾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分为副伤寒型、急性胃肠炎型和脓毒血症型,其中急性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病程短;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的儿童,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