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饮食原则
-
高纤维饮食
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玉米、全麦面包)、豆类、蔬菜(如菠菜、南瓜、芹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木瓜),可软化大便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憩室压力。建议每日纤维摄入量约30克。 -
避免刺激性食物
忌辛辣、油腻、烟熏、油炸食品及红肉、高脂肪乳制品,以降低肠道负担。 -
补充营养
- 蛋白质与热能:若长期腹泻,需按体重补充蛋白质(每日每公斤1.5克)和热能(每日每公斤40千卡)。
- 维生素及无机盐:通过新鲜蔬果和粗粮补充,维持肠道健康。
二、不同症状的饮食调整
-
急性发作期(如憩室炎)
- 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果汁、菜汤,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 炎症控制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仍需保持高纤维。
-
缓解期
- 可增加润肠通便食物,如蜂蜜、芝麻,辅助缓解便秘。
- 适量食用红薯等易通便食物,但需避免过量引发腹胀。
三、需避免的危险行为
- 勿强行进食难消化食物:如坚果、未煮烂的豆类,可能嵌顿于憩室引发感染或穿孔。
-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排便通畅。
四、辅助食疗推荐(需结合医生建议)
- 牛乳蜂蜜芝麻饮:润肠通便,晨起空腹饮用。
- 番薯蘸蜂蜜:缓解便秘,但需注意糖分摄入。
- 桑椹膏:调节肠道功能,温水冲服。
五、注意事项
- 若出现腹痛、发热、便血或并发症(如穿孔、大出血),需立即就医,饮食调理无法替代医疗。
- 长期便秘或反复发作患者,建议定期肠镜检查。
提示:个体差异较大,具体饮食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