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 迅速转移:发现吸入氨气后,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氨气源。
-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残留氨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二、现场急救处理
- 皮肤与眼部冲洗:
- 皮肤灼伤:用清水或1%硼酸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眼部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 衣物处理: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避免残留氨气持续刺激。
三、医疗干预措施
- 氧疗与药物:
- 吸氧或高压氧治疗,缓解呼吸困难。
- 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用支气管解痉剂。
- 防治肺水肿: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莨菪碱类药物,严格限制补液量。
- 严重情况处理:若出现窒息、呼吸衰竭或意识障碍,需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 避免二次暴露:康复期间远离氨气环境,保持室内通风。
- 饮食调理: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定期复查:监测心肺功能,防止迟发性损伤。
重要提示
- 轻度中毒(如短暂咳嗽、流泪)脱离环境后可能自行恢复。
- 中重度中毒(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必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肺水肿、脑损伤等严重后果。
建议中毒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系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