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残疾人新政策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新政策:
-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25年版)》
- 服务项目扩容与细化
- 新增针对孤独症、脑瘫、智力障碍等群体的个性化干预项目,如早期密集行为干预(如ABA疗法)、社交技能训练、语言功能开发等。
- 将心理健康支持(如心理咨询、家庭心理辅导)纳入基本服务范畴,覆盖患者及其家庭。
- 服务对象年龄扩展
- 2025版将孤独症儿童服务年龄上限延长至14岁,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试点覆盖至16岁,强化了对学龄期及青春期干预的支持。
- 多部门协作机制强化
- 推动卫健、教育、民政部门的联动责任,例如卫健部门负责早期筛查诊断,教育部门推动融合教育支持,民政部门提供社区托养服务,避免“康复断档”。
- 补贴标准与保障机制升级
- 提高教育补助与病残津贴。高中及以上残疾学生每年可获得1500-2000元生活补助;省外就读的残疾大学生学费实报实销,最高限额本专科8000元/年、研究生12000元/年。针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参保人员,按缴费年限与退休年龄差距分段发放津贴,最长可延至退休年龄,并随养老金同步调整。
- 扩大医保覆盖与救助衔接。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康复机构纳入医保定点,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部分地区试点将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互补衔接,减轻残疾人自费负担。
- 服务项目扩容与细化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
- 自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2025年残疾人新政策在康复服务、生活保障、就业支持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优化和拓展,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助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