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病治疗
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等基础疾病是核心,需通过抗生素、清创引流等手段遏制炎症反应。 -
呼吸支持治疗
- 氧疗:轻症患者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机械通气:
- 肺保护性通气:采用低潮气量(6-8 ml/kg)、高PEEP(5-18 cmH₂O)策略,避免肺泡塌陷。
- 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尤其适用于机械通气效果不佳者。
- ECMO:重度ARDS患者可考虑体外膜氧合技术替代心肺功能。
-
液体管理
限制液体入量,维持轻度负平衡,优先输注晶体液,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减轻肺水肿。 -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中重度患者可短期使用(如1-2 mg/kg/d强的松当量),减轻炎症反应。
- 抗凝与抗炎药物:低出血风险者可联用肝素抗凝;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可能改善预后。
-
营养与支持治疗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 -
监测与调整
动态评估血气分析、肺顺应性等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ARDS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具体方案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