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的处理方法需根据狭窄程度、患者症状及整体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一般治疗:适用于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体育锻炼等;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可使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高血脂患者可服用他汀类药物等。
-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同时也是中、重度狭窄患者手术或介入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颈动脉狭窄的进展。
- 手术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经典手术方法,适用于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且有症状的患者,或颈动脉狭窄程度虽未达到 70%,但存在溃疡性斑块等不稳定因素的患者。手术通过切除颈动脉内膜的粥样硬化斑块,恢复颈动脉的正常管径和血流。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在狭窄的颈动脉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部位,恢复血流。适用于不能耐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如高龄、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及一些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
- 定期监测:对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进行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同时,需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CT 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监测颈动脉狭窄的进展情况。如狭窄程度加重或出现症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