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方式调整
- 控制危险因素:戒烟、限酒,管理高血压(目标血压<140/90mmHg)、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7.0%)、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1.8mmol/L)等基础疾病。
- 饮食与运动:低脂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规律锻炼,控制体重,避免久坐。
二、药物治疗
- 降脂药物:首选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脑卒中风险。
- 辅助药物:中医活血化瘀药物(如三七粉、血塞通)可能辅助降低风险,但需遵医嘱。
三、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 双侧颈动脉狭窄>50%或单侧>70%,并伴有短暂性脑缺血(TIA)、脑梗死等症状。
- 重度狭窄(>70%)且内科治疗无效者。
- 术式选择: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直接切除斑块,适合硬斑块、血管条件较好者,远期效果佳。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微创介入治疗,适用于狭窄位置复杂或无法耐受开放手术者。
四、定期随访
- 无症状者每年体检,监测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变化。
- 术后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管通畅性。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结合年龄、基础疾病、影像学结果等综合评估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