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属于生态脆弱区,这一结论基于以下多方面因素:
一、生态功能区划定位
-
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安康全市8县1区1市均被划入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该区域是维护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的重要节点。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
安康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66%的供水量,水源涵养功能对生态平衡和区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
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占比高
全市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面积达91.9%,仅保留8.1%为重点开发区,体现了对生态保护的严格限制。
二、自然条件与灾害风险
-
地质灾害易发 :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覆盖1.58万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67%,长期受“受灾—重建—再受灾”循环影响。
-
森林资源丰富但管理压力大 :森林覆盖率68%,需防范春耕烧荒等火情隐患,同时推进森林防火和资源管护工作。
三、政策导向与发展策略
-
生态优先战略 :近年来通过“飞地经济”等创新模式,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例如通过产业转移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开发压力。
-
绿色目标与成效 :2023年提出“高质量建设生态美绿的安康林业”,并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康养城市50强,体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协同效应。
总结
安康因生态功能区划定位、自然条件及政策导向,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区。但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实践,正在探索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