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减率是工程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审计费用的承担和结算金额的调整。以下是关于工程结算审减率的最新规定和相关信息。
工程结算审减率的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 《审计法》:根据《审计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九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如果核减率超过10%,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如果核减率低于10%,审计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监察机构应受理举报并依法调查处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举报内容的保密性。
地方性规定
- 江西省:江西省规定,财政评审结论形成后,省财政厅向项目建设单位予以书面反馈,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对第三方机构提交的评审报告组织开展复核审核。
- 浙江省:浙江省规定,工程价款结算财政监督采用抽查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关注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量及各项费用的计取等。
审减率超过10%的处理
费用承担
- 施工单位承担:如果核减率超过10%,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全额承担。
- 建设单位承担:如果核减率低于10%,审计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合同约定
合同中可以对审减率的费用承担进行明确约定,超出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未超出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
审减率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审减率 = (送审额 - 审定额) / 送审额 × 100%。
具体应用
例如,如果送审金额为1200万元,审定金额为1000万元,则审减率为(1200 - 1000) / 1200 × 100% = 16.67%,超过10%,审计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
审减率的影响因素
工程复杂度
- 复杂工程:大型或复杂的工程可能会有较高的审减率,因为审核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和变更。
- 简单工程:小型或简单的工程可能会有较低的审减率,因为工程量相对固定,变更较少。
合同条款
合同中可以约定审减率的具体标准,超出部分由施工单位承担,未超出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
工程结算审减率在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实践价值。法律规定和地方性规定明确了审减率超过10%时的费用承担方,审减率的计算方法也相对明确。审减率的高低受工程复杂度和合同条款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结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