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唐筛高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年龄因素:孕妇年龄越大,卵子受环境污染几率大,卵巢功能减退,卵子染色体易老化,发生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增加,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35 岁及以上孕妇的唐氏综合征风险明显高于 35 岁以下孕妇。
- 遗传因素:如果孕妇或其家庭成员有唐氏综合征病史,或者孕妇或其配偶存在遗传疾病,如染色体易位等,会增加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导致唐筛高危。
- 孕妇疾病因素:孕妇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使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升高。
- 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若提示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如 NT 值增厚等,会使唐筛结果呈现高危。
- 孕妇生活方式:孕妇在怀孕时吸烟、饮酒、暴露于有害物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出生缺陷和唐氏综合征的风险。
- 孕周不准确:唐筛的准确性受孕周影响较大,如果检查时间不准确,可能导致结果偏差,出现唐筛高危的假象。
- 药物因素:一些孕妇在孕期服用了保胎药物等,可能会导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从而影响唐筛结果,使其显示为高危。
- 体重和身高因素:孕妇体重过高或过低,或者身高与体重不匹配,可能影响唐筛检测结果,增加唐筛高危的概率。
唐筛本身的准确率有限,约为 60%-70%,假阳性率相对较高。这意味着唐筛结果显示高危,并不一定代表胎儿真的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只是提示胎儿患病风险较高,需要进一步通过无创 DNA 检测、羊水穿刺等更准确的检查方法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