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以下是黄曲霉素生成的主要环境和条件:
- 1.温度:黄曲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至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7℃左右产毒温度略低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至32℃
- 2.湿度:黄曲霉菌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通常为80%至90%这种高湿度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产毒。
- 3.食品基质:黄曲霉菌容易在富含营养的食品基质上生长,如谷物、坚果、油料作物等不同的食品基质会影响霉菌的生长和产毒能力,通常天然基质的产毒效果比人工培养基质好
- 4.通风条件:缓慢通风比快速风干的条件下,霉菌更容易繁殖和产毒
- 5.酸碱度(pH值):黄曲霉菌在pH值2至9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在pH值2.5至6.0的酸性条件下,毒素的生成量最大。
- 6.氧气:黄曲霉菌是需氧菌,能在含氧量极低的环境中生长,但在缺氧环境中发酵
- 7.其他因素:温度和湿度是影响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如营养物质的含量、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等也会影响其生长和产毒
黄曲霉素生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25℃至35℃)、高湿度(80%至90%)、富含营养的食品基质、适当的通风条件以及适宜的酸碱度。了解这些条件有助于我们采取措施预防黄曲霉素的生成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