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路基填筑规范要求主要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压实度控制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材料选择要求
-
材料强度
-
填石料:抗压强度≥15MPa,护坡石料≥20MPa
-
回填土: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黏性土类压实度需满足设计规范
-
-
粒径限制
-
填石料:最大粒径≤层厚2/3(如填土层厚2m时,石料粒径≤1.33m)
-
回填土:粒径≤50mm,含泥量≤5%
-
-
禁止使用材料
- 含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泥炭土、含草根的黏性土等
二、施工工艺规范
-
分层填筑与压实
-
每层最大压实厚度≤20cm(特殊设计可适当增加)
-
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20cm,特殊地段不满足时最小压实厚度≥10cm
-
-
碾压要求
-
采用静压+振压组合方式,压路机最大速度≤4km/h
-
轮迹重叠0.3m,横向接头处采用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
-
碾压后表层疏松时,需静压一遍消除缺陷
-
-
填筑顺序
-
先铺筑底层过渡层(如400mm碎石),再分层填筑
-
软基换填需经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
-
三、压实度与质量控制
-
压实度检测
-
每层填土压实度需满足设计规范(如砂土压实度≥95%)
-
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进行检测
-
-
质量标准
-
填筑体无漏压、死角,表面平整度≤5mm
-
路基横坡2%-4%,与路拱一致
-
四、其他规范要求
-
安全与环保
-
施工区域设置围挡、警示标志,危险路段设置防护措施
-
临时用地需办理审批,废弃渣土按规范堆放
-
-
测量与放样
-
导线、水准点复测准确,中桩、开挖轮廓线放样规范
-
边坡控制桩间距≥50m,坡度≤1:5时需清除基底植被
-
以上规范需结合具体工程设计和地质条件调整,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段报告,确保参数达标后方可大面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