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核查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核查是为了确保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执行,涉及多个步骤和措施,旨在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核查背景

政策背景

  • 政策设立初衷: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旨在解决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老年时的生活和养老问题,特别是应对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 政策发展历程:该政策自2004年开始试点,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07年正式成为国家层面的制度。

核查目的

  • 确保政策执行准确:通过逐户逐人核查,确保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准确无误,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 维护群众利益:通过核查,杜绝虚报、漏报、错报现象,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能够享受到政策,提高群众满意度。

核查流程

初步核查

  • 入户走访:镇村干部组成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重新核查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各项奖励扶助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户籍、生育情况、婚姻状况、生存状态、残疾证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 信息数据比对:与民政、公安、社保等多源数据比对,核对火化、低保、婚姻、迁出迁入、死亡、全员系统生育史、残疾证申领等信息资料,全方位核实各项计生奖扶对象的享受资格。

审核确认

  • 村级审议:村(居)民委员会对申请对象进行审议并张榜公示,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乡级初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级上报的资料进行初审并张榜公示,进一步核实信息。
  • 县级审核: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乡级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公布,确保最终确认的准确性。

核查措施

数据核对

通过“看、查、访、问”等方式,逐一核对申报对象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相关材料,详细核实个人及家庭情况。

政策宣传

在核查过程中,积极向群众宣传奖扶、特扶制度的扶助对象、扶助标准、申报流程等政策内容,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信息公开

核查结果及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开化、透明化。

核查成效

提高政策执行准确性

通过逐户逐人核查,确保奖扶对象的登记确认精确无误,避免了虚报、漏报、错报现象。

提升群众满意度

通过公开透明的核查流程和政策宣传,增强了群众对政策的信任和支持,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核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整改了多项问题,确保了政策的顺利实施。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核查通过严格的流程和多方面的措施,确保了政策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执行,维护了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未来,各地将继续优化核查流程,加强政策宣传,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核查流程是什么?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核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具体依据不同地区政策可能略有差异:

  1. 调查摸底
    由村级计生专干逐户对新增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填写《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摸底调查登记表》,并通过公安户籍、计生档案等核实信息。

  2. 本人申请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由村计生专干协助办理。

  3. 村级评议与公示

    • 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计生协理事等进行民主评议,填写《评议表》并公示拟上报名单,公示期10天。
    • 公示无异议后,村委会签署意见并将材料报送乡镇计生办。
  4. 乡级初审与公示

    • 乡镇干部和计生办工作人员入户核查,走访邻居或知情者获取证明,并在《审核表》记录。
    • 乡镇审核后公示拟上报名单10天,设立举报信箱接受监督。
  5. 县级复核与确认

    • 县级人口计生委全员复查乡级上报对象,检查村级评议和乡级审核程序,并公示审核通过名单10天。
    • 公示无异议后,县级签署审批意见并反馈至乡村,新增对象由县级下文确认。
  6. 省市抽查与信息录入

    • 省市人口计生委对资格确认质量进行抽查评估。
    • 县级每年4月30日前将最终确认名单录入“全国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生成《花名册》。

:核查流程需严格遵循“公平、公正、透明”原则,重点对生育史、婚姻史复杂人群查证,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户籍要求: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被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

  2. 生育合规性:2016年1月1日之前未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且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

  3. 子女状况:现存一个子女、两个女孩,或子女均死亡现无子女;

  4. 年龄要求:年满60周岁(部分特殊地区如藏区男性/女性年满55周岁)。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需通过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如身份证、户籍证明、婚育证明等),经乡镇和县级部门审核确认后享受扶助待遇。若同时符合特别扶助条件(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则不可重复享受奖励扶助。

农村计生奖扶对象有哪些补助标准?

根据现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补助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基础奖励扶助

  1. 普遍标准:农村独生子女或双女家庭父母,年满60周岁后每人每年可领取960元基础奖励金;
  2. 特殊情形提标
    • 独生女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200元;
    • 子女死亡家庭父母每人每年1560元(一般子女死亡)或1800元(独生女死亡)。

二、地方提标政策
部分地区在国家基础上提高标准,例如:

  • 东莞:每人每月330元(约合年4000元);
  • 上海:每人每年2100元;
  • 北京:每人每月175元(约合年2100元);
  • 安徽安庆:基础奖励金960元,奖扶扩面对象600元,市扩面对象730元。

三、特别扶助政策
针对特殊困难家庭:

  • 子女死亡或伤残:每人每年12720元(独生子女死亡)或5520元(独生子女伤残);
  • 节育并发症:一级6240元、二级4680元、三级3120元。

申请条件需同时满足:

  1. 农业户口;
  2. 1973年后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3. 现存1个子女或2个女孩;
  4. 年满60周岁;
  5. 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具体执行标准可能因地区调整,建议咨询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获取最新信息。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微信受限制怎么才能恢复

微信账号受到限制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 1.查看限制原因:打开微信,进入“我”->“设置”->“账号与安全”->“微信安全中心”,查看具体的限制原因。 2.自助解封:在微信安全中心,通常会有自助解封的选项。按照提示进行操作,输入需要解封的手机号或微信号,按照指引完成验证。 3.联系客服:如果自助解封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尝试联系微信客服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1000被限制了

以下是微信支付被限制1000元交易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结合最新政策整理: 一、可能原因分析 ‌账户安全风险 ‌ 系统检测到交易环境异常(如异地登录、更换设备等)‌。 短时间内多次大额支付或收款触发风控系统‌。 ‌实名认证问题 ‌ 未完成实名认证或绑定的身份证件已过期‌。 个人信息与交易行为不符(如姓名、银行卡信息错误)‌。 ‌涉嫌违规操作 ‌ 交易被判定为可疑行为(如频繁与高风险账户交易)‌。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额度受限不能支付咋办

微信支付额度受限无法支付时,可通过以下步骤排查和解决: 一、检查账户状态 实名认证 确保所有绑定的手机号、身份证等实名信息已完成认证。未认证账号无法使用支付功能。 账户安全 登录微信“我-服务-钱包-账户安全”,检查账户是否被盗用或存在异常交易,必要时联系微信客服处理。 二、调整支付限额 查询限额 进入“我-支付-钱包-帮助中心”,查看零钱支付年限额或银行卡支付限额。 提升限额 完善个人信息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受限怎么把钱提出来

当微信支付受限时,处理资金提取需根据限制原因选择合适方法,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 一、立即能提取资金的情况 停止使用支付功能 若限制为临时性且无需验证,可直接停止使用微信支付,资金仍可正常转出。 二、需主动申诉或等待的情况 联系微信客服 通过以下方式申请解封或申诉: 搜索“微信支付助手”进入人工服务; 拨打客服电话95017说明情况; 提供账户信息、交易凭证等证明材料。 微信安全中心申诉

健康新闻 2025-03-30

为什么法院只限制微信零钱

法院在特定情况下会限制或冻结微信零钱,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诉讼保全或诉前保全 :在诉讼或诉前保全阶段,法院可能会冻结微信零钱以防止被告转移财产或逃避债务。 执行程序 :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如果被告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有权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冻结,微信零钱作为被执行人的财产之一,也会被纳入冻结范围。 提高回款效率 :在民事纠纷中,尤其是涉及银行或网贷平台的案件

健康新闻 2025-03-30

法院为什么只限制微信支付

涉及民事诉讼或执行 法院限制微信支付功能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适用场景与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案件 法院通常在民事诉讼中限制或冻结微信支付,尤其是涉及财产纠纷、债务追讨等案件。此时,法院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债务人的支付账户采取控制措施,以确保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执行阶段 当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若当事人未按法律文书履行义务,可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此时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永久终止怎么解除

一、了解限制原因 微信支付被永久终止通常与以下原因相关: ​账户安全风险 :如异常登录、密码泄露等 ​违规操作 :涉及赌博、虚假交易等违法行为 ​实名认证问题 :未完成实名或信息错误 ​系统误判 :因投诉或异常交易被错误限制 二、分步解除方案 ▶ 方法一:申诉解封(推荐优先尝试) ​联系客服 路径:微信「我」→「服务」→「钱包」→「消费者保护」→「咨询客服」→ 输入"人工"转接 热线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突然被法院限制了支付

微信支付被法院限制通常是因为涉及到了法律纠纷或债务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可能的原因 1.债务纠纷:如果你欠了别人的钱,而对方申请了法院的强制执行,那么你的微信支付可能会被限制 2.合同纠纷:在商业合作或消费过程中,如果双方签订了合同但一方未履行义务,另一方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法院采取限制措施 3.其他违法行为:如诈骗、洗钱等违法行为也可能导致微信支付被限制 解决方法 1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受限制多久解除一次

微信支付受限制的解除时间因限制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类型及对应时效: 一、‌自动解除类限制 ‌ ‌临时风控限制 ‌ 因异地登录、异常交易等触发系统临时风控,通常会在 ‌24小时至72小时 ‌ 内自动解除‌。 若因频繁更换设备等轻微违规行为,一般 ‌24小时内 ‌ 恢复‌。 ‌当日/当月额度限制 ‌ 当日支付额度超限,需等待 ‌次日或24小时后 ‌ 自动恢复‌。 当月支付额度超限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受限多久自动解除

微信支付受限的解除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限制的原因以及具体情况。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情况及其相应的解除时间: 系统误判 :如果是因为系统误判导致的支付限制,通常在用户提交了必要的申诉材料后,如交易截图、对方实名信息等,且这些材料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在1-3个工作日内解除限制。 账户安全风险 :对于一些由于账户安全问题(比如异地登录、设备更换频繁等)触发的临时限制

健康新闻 2025-03-30

省内门统能报销多少

省内门统的报销金额 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所在省份、医疗机构级别、是否在职或退休、以及是否产生了住院医疗等 。以下是一些省份的报销情况: 河北省 : 45岁以下在职员工:封顶线2000元,报销比例50%。 45岁及以上在职员工:封顶线3000元,报销比例50%。 退休人员:封顶线3500元,报销比例60%。 湖北省 :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50%,起付标准为200元

健康新闻 2025-03-30

江西医保结算清单怎么打印

江西医保结算清单的打印方式有多种,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主要途径。以下是详细的打印指南。 打印方式 线上打印 ​支付宝打印 :打开支付宝应用,在首页点击“市民中心”,进入后点击“医保”,选择“医保查询”,即可查看并打印医保结算单。 ​官网打印 :登录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输入身份证号码和验证码登录,然后查询并打印医保结算单。 线下打印 ​社保中心打印 :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

健康新闻 2025-03-30
江西医保结算清单怎么打印

医保几号可以查询缴费记录

当月月底或次月初 医保缴费记录的查询时间因缴费类型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查询时间范围 常规情况 多数地区医保缴费记录可在 当月月底或次月初 查询,例如4月份缴费记录通常在5月底或6月初可查。 部分地区更早 部分城市支持更早查询,如缴费后2-3天可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查询。 二、查询方式 线上平台查询 支付宝/微信 :进入"城市服务"或"市民中心",选择"社保查询"-"医保缴费记录"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重新实名认证后原有记录会消失吗

根据搜索材料和我的知识,微信重新实名认证后,原有记录的处理情况如下: 1.账单记录:不会消失:更改微信实名认证后,账单记录不会消失。微信会保留这些财务信息需要重新验证:更改实名认证后,可能需要重新验证身份才能查看一些敏感信息,如详细的交易记录。 2.微信支付记录:不会消失:如果只是更改实名认证信息,微信支付记录不会消失注销微信支付:如果在进行实名认证更改时,选择注销微信支付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重新绑回之前的实名验证钱还在里面吗

根据微信官方说明和搜索结果,微信重新绑回之前的实名验证后,零钱余额通常会保留。以下是具体说明: 零钱与实名认证的关联性 微信零钱与账号绑定关系更紧密于账号本身,而非直接绑定银行卡。因此,更换实名认证时,零钱余额不会自动转移或清空。 操作建议 更换前建议将零钱提现到绑定的银行卡中,完成实名认证后再重新绑定银行卡; 若已解绑原银行卡,新实名认证后零钱仍会保留,但需重新绑定新银行卡以完成实名验证。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实名不是本人零钱转不出来

需解绑原银行卡或联系原实名人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微信实名认证非本人导致零钱无法转出,可能由以下原因及对应解决方法导致: 一、核心原因分析 账户与银行卡绑定问题 微信要求实名账户必须绑定本人银行卡才能使用零钱转账功能。若未绑定银行卡,零钱将无法操作;即使绑定他人银行卡,原账户仍无法使用该银行卡的资金。 实名认证不匹配 若账户实名信息与身份证信息不一致,可能导致账户受限。例如使用他人身份证注册的账户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支付更换实名认证余额有影响吗

微信支付更换实名认证是否影响余额需根据具体操作方式判断: 一、余额是否保留取决于操作类型 ‌直接更换实名认证 ‌ 通过官方常规流程(如“钱包-身份信息-更换实名”),原零钱余额通常会保留并转移至新实名账户,不影响使用‌。 ‌注销原支付账户后重新认证 ‌ 若需先注销原支付账户(如系统检测到未完成交易),则必须将零钱提现或消费完毕才能完成更换,原账户零钱会被清空‌。 二、更换后的使用限制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更换实名认证后有什么影响

微信更换实名认证后,用户的支付功能、社交关系、账户信息以及法律和隐私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影响总结。 支付功能的影响 功能限制与恢复 更换实名认证后,微信支付的部分功能如收发红包、转账、收付款等会被临时限制,需再次完成实名认证才能恢复正常使用。这种限制主要是为了确保新实名认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用户需要重新进行身份验证才能恢复支付功能。 银行卡绑定变化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实名认证以后支付分

微信实名认证后,用户可以查看和使用微信支付分。以下是关于微信支付分的详细信息: 微信支付分是什么? 微信支付分是基于微信支付大数据,对个人信用的综合评分。它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1.身份特质:个人的实名信息。 2.支付行为:与使用微信支付相关的消费行为。 3.守约历史:与使用微信支付相关的履约情况 如何开通微信支付分? 开通微信支付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实名认证

健康新闻 2025-03-30

微信怎么更换实名认证信息后钱包余额信息

更换微信实名认证信息后,钱包余额信息的处理方式如下: 一、账户注销前处理余额的两种方式 提现到银行卡 在更换实名前,需将零钱余额提现至绑定的银行卡。操作路径为:微信→我→服务→钱包→身份信息→更换实名→选择注销方式→确认注销→绑定新银行卡→完成认证。 *注意:若存在未结账单或未提现的零钱,需先处理完相关业务才能进行注销。 保留在零钱 可选择将零钱保留在原账户,新账户可继续使用该余额

健康新闻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