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低保户每月领取的金额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最新的调整,北京市低保标准已经从每人每月1395元上调至1450元,新标准自2024年7月起施行。
北京市低保标准调整情况
上调幅度
北京市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1395元上调至1450元,上调幅度为55元,相当于约4%的增长率。
调整原因
此次低保标准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
实施时间
新标准自2024年7月起正式实施。
申请低保的条件
基本条件
- 本市户籍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北京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可以申请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 非本市户籍居民:与本市户籍居民结婚并在本市定居半年以上,且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也可纳入低保范围。
特殊群体
- 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
- 依靠他人扶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符合本市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依靠兄弟姐妹或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扶养或抚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
申请低保的流程
线上申请
关注“北京社会建设和民政”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选择【掌上服务】,点击【我要办】-【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登录“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入“北京市民政局”首页,点击【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办理所需业务。
线下申请
由申请家庭确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或居住地街道(乡镇)提交申请材料,履行申请程序有困难的,可以委托社区(村)或他人代为申请,并办理相应委托手续。
低保户的额外补助
低收入家庭救助
未纳入低保的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低保认定条件的,可纳入低收入家庭救助。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每月按照当年低保标准的35%发放生活补贴;16周岁及以下未成年人和16周岁以上接受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教育的在校学生,每月按照本市当年低保标准的25%发放生活补贴。
特困人员供养
具有本市户籍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同时符合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条件的,可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可按月领取特困供养金,享受医疗、教育、住房、采暖等专项救助。
北京市低保户的每月领取金额已经上调至1450元,新标准自2024年7月起施行。申请低保需满足一定的家庭收入和财产条件,特殊群体如重度残疾人和依靠他人扶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直接纳入低保范围。申请流程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低保户还可以享受低收入家庭救助和特困人员供养等额外补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