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边远地区六个等级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指标来划分的,这些指标包括海拔、土被系数、水资源适宜度、地表崎岖度、人生气候指数、边远性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等。以下是六个等级的大致介绍:
- 一类区:相对较为边远,但生活条件并非特别艰苦,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生活便利条件。
- 二类区:较一类区更为边远,生活条件开始变得较为艰苦。
- 三类区:地理位置更为偏远,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都相对较差。
- 四类区:非常边远的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活环境极其艰苦。
- 五类区:比四类区更为艰苦,通常是人烟稀少、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的区域。
- 六类区:最为艰苦的边远地区,生存环境极其恶劣,通常是高原、荒漠等无人区。
具体的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可参考国人部发〔2006〕61 号文件《关于艰苦边远地区范围和类别的规定》。该文件中列出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艰苦边远地区所属类别,例如新疆、青海、甘肃、云南、四川、内蒙古、河北等多个省份都有不同类别的艰苦边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