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有效期的设定需严格遵循招标文件中的明确约定。针对“投标有效期120天写90天”的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与招标文件要求
-
投标有效期的定义与计算
投标有效期是指从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招标人需完成评标、定标及合同签订等工作的期限。该期限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通常为60-120天,具体由招标人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等因素确定。
-
响应有效期的概念
响应有效期通常指投标人承诺在特定时间内接受中标结果的期限,常见为30-60天。但响应有效期与投标有效期是两个不同概念,需以招标文件中的约定为准。
二、90天与120天的差异影响
-
实质性偏离的认定
若招标文件明确要求120天,而投标人仅提供90天的响应有效期,属于对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的变更。根据《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第二十八条,此类偏离可能被认定为 实质性偏离 ,导致投标无效。
-
评标委员会的判断标准
评标委员会需结合招标文件中的其他条款(如履约保证金、合同签订时间等)综合判断。若90天的响应期无法满足招标文件对后续流程的时间要求(如开标后45天内签订合同),则可能直接导致废标。
三、建议与风险提示
-
严格遵循招标文件
投标前应仔细研读招标文件,确保响应有效期与投标有效期完全一致。若对条款有疑问,应及时与招标人沟通确认。
-
避免因时间差异引发纠纷
即使评标时间较短,90天的响应期仍可能因不可抗力、合同签订延迟等客观因素影响履约。建议在投标文件中增加不可抗力条款,降低履约风险。
-
及时咨询专业机构
若对招标文件条款存在争议,建议咨询招标代理机构或法律专业人士,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投标失败。
综上,投标文件中“投标有效期120天写90天”属于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变更,评标委员会通常会以此为由否决该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