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医保局王冬梅的简历显示她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卓越贡献。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信息。
教育背景
学历和学位
王冬梅拥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具体院校未在公开资料中详细列出。
专业背景
她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这些学位为她在医疗保障领域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职业经历
早期职业生涯
-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宿迁市支行:王冬梅于1994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营业部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计划财务部会计主办等职务。
- 江苏省宿迁市审计局:2002年11月至2012年1月,她担任宿迁市审计局副局长,期间在职攻读硕士并参加海外培训班。
中期职业生涯
- 江苏省宿迁市财政局:2012年1月至2021年6月,王冬梅任宿迁市财政局副局长,并在2016年11月当选民革宿迁市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宿迁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2021年6月至2024年4月,她担任宿迁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近期职业生涯
- 宿迁市医疗保障局:2024年4月至今,王冬梅担任宿迁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主持局全面工作。
主要成就
推动医保改革
- DIP支付方式改革:作为首批国家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宿迁市在王冬梅的领导下,率先落地DIP2.0版病种目录,优化了医保支付方式,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 基金监管:她创新了基金季度清算模式,推行绩效评价工作,构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了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提升医保服务质量
- 作风整治提升年行动:王冬梅组织开展了“宿迁医保作风提升我行动”迎“七一”演讲比赛,强化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 12345民声在线:她带领市医保局走进“12345民声在线”直播间,接听市民来电,解答医保问题,提升了医保服务质量。
社会活动和贡献
- 民革宿迁市委会:王冬梅积极参与民革宿迁市委会的活动,推动民革在宿迁的发展,特别是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她强调了思想政治建设和参政履职的重要性。
- 县医保局调研:她多次到基层调研,指导县医保局的工作,确保医保政策在基层的有效落实。
王冬梅在宿迁市医疗保障局的工作中展现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她通过推动医保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参与,为宿迁市的医疗保障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为她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宿迁市医保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宿迁市医保局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划标准,起草有关医疗保障地方性规范和标准,拟订有关政策、规划和标准并组织实施。
-
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指导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
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市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建立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组织拟订并贯彻实施省、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
严格执行全省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拟定市级支付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贯彻落实省级医保目录准入谈判制度。
-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组织制定、调整、审批由省委托及市级管理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和服务价格(收费),建立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建立市场主导的社会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协调处理有关价格工作。
-
落实国家和省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制定全市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办法,监管指导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
制定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和支付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信用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依法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
负责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组织制定和完善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政策。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制度,开展医疗保障领域对外合作交流。
-
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王冬梅在宿迁市医保局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成就有哪些?
王冬梅自2024年起担任宿迁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主持局全面工作。她在任期内主要推进了以下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核心工作内容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深化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推动《宿迁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付费实施细则(试行)》落地;持续完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试点,建立预算管理、病种目录等规则体系,相关评估在2023年国家医保局考核中位列全省第一。 -
基金监管与运行管理
组织常态化基金监管工作,2024年市县联动开展现场检查、突击检查等2318家次,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统筹医保基金清算及总额预算管理,建立月度监管报告、重点任务项目化等五项机制提升监管质效。 -
医保服务优化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建成乡镇(街道)医保公共服务点95家、村(社区)点1401家,实现参保登记等27项业务下沉;推广医保码应用,优化“掌办”“网办”平台,减少群众跑腿。 -
政策落实与民生保障
主导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2024年易短缺和急抢救药集采价格平均降幅达57.69%,减轻群众负担;调研苏宿工业园区全民医保工作,推动参保扩面和政策宣传,强调“应保尽保”。
二、主要成就
- 宿迁市医保基金监管工作连续获国家考核优秀,DIP改革经验全省推广;
- 通过作风建设“四亮”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亮作为)提升服务效能,获评“作风整治提升年”行动示范单位;
- 创新开发药品线上比价小程序,实现医保服务“无证时代”,企业“不见面”办理业务量显著增长。
宿迁市医保局与其他城市的医保局相比有哪些特色或创新之处?
宿迁市医保局在医保服务创新方面展现了多项特色举措,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以下创新亮点:
-
“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
宿豫区通过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保服务体系,将基础业务下沉至基层网点,实现“家门口办医保”,并创新引入第三方机构(如邮储银行)拓展服务渠道。这一模式有效缩小了城乡医保服务差距,截至2025年已累计办理业务近千件。 -
DIP支付方式改革深度应用
作为全国首批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宿迁率先落地国家DIP2.0版病种目录,并优化分组规则,引入“相关操作”细化病种分类,降低医疗总费用和住院天数。2024年数据显示,本地住院费用同比下降9.52%,个人负担减轻3.58%。同时,宿迁完善特例单议机制,对超高费用病例进行兜底补偿,2024年上半年通过该机制多支付医院1132万元。 -
“医保+商保+社会救助”协同模式
针对困难群体高额医疗费用风险,宿迁联合民政、红十字会推出资助参保“安徽惠民保”政策,精准覆盖2024年医保目录外费用超2万元的患者,2025年资助金额达39.63万元,实现兜底保障与商业保险的有机衔接。 -
医保基金预付金管理创新
宿迁建立“基金备付能力+年度考核+实际需求”三维预付金拨付机制,简化医疗机构申请流程,缓解资金压力。例如,当医保基金备付能力达6个月以上时启动预付,并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拨付额度。 -
医保服务场景多元化拓展
通过“医保报销一件事”全流程优化,宿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现场排查堵点并优化服务。同时,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覆盖配偶、父母、子女医疗费用支付,2025年使用人次超124万。
这些创新举措体现了宿迁市医保局在服务下沉、支付改革、兜底保障和数字化治理等方面的突破,为全国医保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